電影《最後的棒棒》重慶亮相 勞動者奮鬥冷暖被搬上熒屏

原標題:電影《最後的棒棒》重慶亮相 勞動者奮鬥冷暖被搬上熒屏

中新網重慶7月18日電(鐘旖 王偉臣)“棒棒”(即挑夫)是重慶特有的文化名片之一。作為山城特有的行業,他們用一根短木棒加一條繩子討生活,吆喝回聲滿城蕩。18日,在中國首部自拍體勵志紀實片《最後的棒棒》原劇集基礎上改編而成的同名電影在重慶舉行首映禮。電影主創人員和片中主人翁齊聚亮相,講述他們的近況。

改革開放後,由於山城重慶的特殊地理環境,孕育瞭“棒棒”這個特殊的行業。這些上山下坡,幫助商賈旅人搬運貨物行李的挑夫,分佈在重慶水果批發台北|進口水果批發台北的各個碼頭,被人們稱作“棒棒軍”,但隨著時代發展,這一群體正在逐漸“消失”。

圖為《最後的棒棒》導演何苦。 陳超 攝

《最後的棒棒》是正團級轉業軍官何苦紮根重慶解放碑,歷時一年以普通“棒棒”身份拍攝出來的13集紀錄片,講述瞭重慶解放碑自力巷一群平均“工齡”22年的棒棒們的酸甜苦辣和真實人生。最開始拍攝影片時啟動資金隻有1300元。2015年7月該紀錄片播出後,受到觀眾一致好評,豆瓣評分高達9.7分。2016年9月該片獲首屆“金樹國際紀錄片節”最佳短紀錄片獎。

距離紀錄片拍攝完成已經過去4年時間。記者瞭解到,導演何日本哈密瓜|日本哈密瓜批發苦早已和影片中的人物建立瞭深厚感情。為瞭回應廣大觀眾對紀錄片中“棒棒”主人翁現狀的關切,“棒棒”們的近況也被“追蹤”進電影裡。

劇中的“棒棒”師傅老黃帶病來到首映禮現場。何苦回憶,2014年1月他初見老黃時,老黃還能肩挑250斤左右的重物。現在老黃的手腳已經變得很不方便,走路需要子女攙扶。劇中的老杭在生活中依舊舍不得花錢治病,在傷痛之餘還堅持上山采中藥貼補生活,他說,“活著不勞動感覺自己沒有價值。”

在中國網絡社交平臺上,《最後的棒棒》所傳遞的社會“正能量”一直是網民熱議的話題。“生活不易,做最真實的自己”“做一個善良的人”“生而為人,需努力奮鬥”等評語都是網民觀看紀錄片後得到的人生感悟。

在生活中,紀錄片播出之後的“未完待續”也受到網民關註。紀錄片中,“棒棒”老杭命運多舛,辛苦賺來的血汗錢被人騙走。就在2018年4月,這個“騙子”摸索著找到老杭的鄉村老傢,偷偷地將錢還上並留言,自己是看瞭紀錄片後深感愧疚,“深刻地感到,做一個有道德的壞蛋,不如做一個好人。”網民說,“這是文藝工作者對社會的重要意義。教人向善,給人力量。”

觀影禮現場,不乏有從河南、新疆、福建等地專程趕來的觀眾。一河南觀眾坦言,他前後看瞭紀錄片700多遍,是影片讓創業失敗一度心灰意冷的自己重燃起瞭創業希望。

重慶市文化委員會電影處處長何洪元說,電影《最後的棒棒》原型棒、立意棒、主創棒。希望該影片上映後,越來越多的觀眾看到以何苦為代表的重慶本土青年電影導演、編劇,感受他們對電影藝術的不懈追求、渴望及成長,對重慶電影日本青森大紅榮蘋果禮盒|日本青森大紅榮蘋果禮盒批發投入更多關註。

據悉,電影《最後的棒棒》將於8月17日登陸全國大銀幕。
arrow
arrow

    yec262co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